二者渊源可以追溯到金坛的历史发展。金坛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栖息,5000年前的金坛先人创造了“麻家浜文化”。金坛的名字源于茅山华阳洞,原名金山县,后因县界句曲山有“金坛之陵”,遂更名为金坛县,属江南东道润州。元朝时,金坛属于江浙行中书省镇江路,明清时期属于镇江府。1949年4月23日,金坛解放后,曾属于江苏省镇江、常州等专区、地区。1993年,金坛撤县建市。
金坛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革命圣地。1938年,新四军第一支队在茅山地区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,陈毅、粟裕、曾山、谭震林、陈丕显、江渭清等同志都曾率部转战于金坛各地,建立了县、区、乡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,领导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,取得了反“清乡”、反“扫荡”等一系列军事胜利。
此外,金坛也是文化名人的故乡,如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储光羲,被誉为“诗伯”的戴叔伦,都是金坛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