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大锅菜肉浇头
大锅菜,鹿泉俗称为熬菜,也有称其为烩菜的叫法,是北方农村普遍流行的菜品之一。大锅菜,顾名思义就是用大锅做的菜,因在制作时有一段熬炖的过程,鹿泉人就习惯的称为熬菜。大锅菜胜在菜多,茄子、冬瓜、土豆、白菜、豆角、猪肉、粉条、炸豆腐……材料丰富越熬越香。
2、锅贴饼子
老鹿泉人,人家一口大铁锅,锅贴饼子更是家里常备的干粮之一。大锅下面煮饭菜,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,将玉米面、白面两掺的饼子贴在高温的锅壁上。
饼子在锅里一边蒸一边烤,双面受热,贴着锅壁的一面,有着一层脆香的饹馇,饼子还可以将菜叶、枣子掺在面团里,现在还有带馅料的贴饼子,香酥可口,营养健康。
3、扒糕
扒糕是由荞麦面制成的一种北方民间小吃。荞麦面粉熬成灰色糊状,团拍成小饼放入凉水盆中固定形状后切块食用。
4、羊杂汤
羊汤是羊杂汤、羊肉汤的总称,因汤而出名。羊汤的俗称叫羊杂割,是鹿泉人在冬季喜食的民间小吃,多为寒冷冬天早午饭的美餐。
5、缸炉烧饼
缸炉烧饼是鹿泉一种传统民间小吃,历史悠久。其因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缸壁烘烤的工艺人称缸炉烧饼。缸炉烧饼具有香、酥、脆的特点。
6、饹饾
饹饾是杂粮细做的传统食物,清代获鹿旱码头鼎盛时期,由山西平定大粮行的厨师,把家乡称作“米芯”的做法传于获鹿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。
7、卷煎假肉
卷煎假肉是一种以面食为主料,通过煎、炒、炸、汆、蒸等加工方法而做出的系列菜肴,由糖卷煎、菜卷煎、溜溜渣丸子和假肉组成。原料以面为主,故有“四面菜”的别称。卷煎假肉的发祥地在鹿泉区南部铜冶镇北故邑村。
8、咸食
咸食,北方常见的一种面食,跨地域叫法不尽相同,获鹿城周围叫“咸食”,北边几个乡镇叫“面圈”。做法大体相同。咸食做法简单,就是“摊”面糊,现在很多家庭作为早餐主食。
9、烧饼捉肉
烧饼捉肉又叫烧饼夹肉,俗称“老虎大张嘴”。烧饼捉肉,是老获鹿人将获鹿的老获鹿熏肉、猪头肉等肉类和缸炉烧饼结合在一起的产物。
10、炸花花
炸花花是鹿泉北部乡镇春节特色小吃。鹿泉北部乡镇流传着这样的儿歌:二十三,糖果粘;二十四,扫房日;二十五,做豆腐;二十六,去割肉;二十七,敲糕米;二十八,猪羊杀;二十九,去打酒;三十十,捏扁食(包饺子)。很多年过去了,过年时的特色小吃,至今还保留着,炸花花就是其中一种。炸花花香甜软糯,旧时逢年过节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