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MMT理论认为,国家印钞通过举债维持支出,再由收税来回收货币。
这完成了货币的创造和回收的闭环。
基于此,MMT理论认为,国家收税不是为了增加收入,而是为了推动货币流动。
MMT理论由此进一步认为,国家可以通过印钞来给国家举债提供无限支持,也就是国家发多少债,都可以由印钞买入。
这等于是把央行和财政合并,是实质性的债务货币化,或者财政赤字货币化。
实际上就是当前欧美量化宽松的终极模式。
2、MMT理论认为,国家发行债券,不是为了借钱,而是为了帮助央行维持市场利率。
根据该理论的说法,国家发行国债,那么商业银行在购买国债后,会导致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,会利于国债收益率上行。
而由央行在市场上通过印钞购买国债,则相当于直接投放基础货币,能利于国债收益率下行。
这一上一下,就可以实现对市场实际利率的精准调控。
能够把简单的一个借钱行为,美化成只是为了帮助央行维持市场利率,借钱成了附带的结果,我也是对这些经济学家的厚脸皮深感佩服。
3、MMT理论认为,国家发行债券目的不是为了弥合财政赤字,因此财政平衡没有意义,所以财政赤字并不可怕。
为了给这种财政赤字货币化美化提供理论基础,MMT理论还引入“三部门均衡”理论来背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