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三十,又称为除夕,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,也是春节前一天的晚上。这一天,人们会贴春联、包饺子、滚汤圆,举行年夜饭和守岁活动。年夜饭是全家聚饮的重要时刻,而守岁则是指人们通宵不睡或聊天,等待旧年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。
节日介绍
日期: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
别称:除夕、除夜、大年夜、大年三十、二九暝
简介:除夕,又称大年夜、除夜、岁除、大晦日,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,即春节前一天晚。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,有30天,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、年三十、年三十晚、年三十夜。而十二月小月時为29日,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。“除夕”中“除”字的本义是“去”,引申为“易”,即交替;“夕”字的本义是“日暮”,引申为“夜晚”。因而“除夕”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,明日即另换新。
历史发展
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。据《吕氏春秋·季冬记》记载,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“疫疬之鬼”,这就是“除夕”节令的由来。据称,最早提及“除夕”这一名称的,是西晋周处撰著的《风土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