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资源问题种类繁多,从不同角度分类可包括以下类型:
1. 按环境要素划分:
- 大气污染问题:如雾霾、酸雨、臭氧层破坏等。
- 水体污染问题:如河流、湖泊和海洋污染,饮用水安全问题等。
- 土壤污染问题:重金属、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,影响土地质量和食品安全。
- 生物多样性减少:动植物种群灭绝、生态系统退化。
2. 按人类活动来源划分:
- 工业环境污染:工业生产排放废水、废气、废渣造成的污染。
- 城市环境污染:城市化进程中的垃圾处理、噪音污染、热岛效应等问题。
- 农业环境污染: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农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,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。
3. 按污染性质与来源划分:
- 化学污染:各类化学物质进入环境造成污染。
- 生物污染:生物性病原体、外来入侵物种等带来的生态问题。
- 物理污染:噪声污染、电磁辐射、光污染等。
- 固体废物污染:城市生活垃圾、建筑废弃物、危险废物等。
- 能源污染: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。
4. 行政环境问题:
- 涉及到环境保护政策制定、执行不力或监管缺失引发的问题。
-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,如过度开采、非法采伐、不合理占用等。
5. 法律法规层面:
- 环境行政案件,包括涉及环境审批、环境影响评价、行政处罚等方面的争议。
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《关于环境资源案件类型等有关问题的意见》中还明确了环境资源案件的五大类型,包括环境污染防治类、生态保护类、资源开发利用类、气候变化应对类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与服务类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