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要把握合法底线。尽管我们中国人情社会的文化环境根深蒂固,对于企业家在政商交往中有非常大的影响,但坚守合法利益的底线是必须的。法律规定没有谋求不正当利益而被索贿的,并不会构成行贿罪。对于企业家而言,把握利益是否正当是非常关键的。但司法实践中,对不正当利益的认定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标准,因此,我们建议企业家对此的把握应从更谨慎的角度出发。
二是要转变经营模式。对于民营企业家行贿犯罪的防范,建议内外同时发力,推动民营企业完成从“个体户”向现代公司的转型。很多的商业模式也可以优化,很多由企业家个人或者企业进行支付的行为构成行贿,但是通过一定的交易安排是可以使其合法合规化的。比如对于一些存在“返点”的交易,相关的“返点”“回扣”在法律上都具有行贿的性质。对于企业而言,可以考虑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交易安排来完成上述行为,使得相关的服务合法化,也避免自身成为行贿主体。
三是要建立合规机制。民营企业经营者法律观念淡漠,对单位行贿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,在国家反腐态势的趋势下,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应该及早建立企业合规机制,将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作为合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我们作为提供刑事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团队,一直致力于在企业的规范化经营、反商业贿赂、反洗钱等方面,为企业的事先预防、事后救济提供综合服务,为企业形成合规文化,保持和延长企业的生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。